理论学习2011-7
理论学习参考
(2011年第 7期)
太阳成集团公司党总支编 2011年 6 月 22日
● 本期学习主题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 学习参考资料
(一)欧阳淞:《肩负着人民的希望——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二)任理轩:《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三)陈奎元:《信仰马克思主义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四)《光明日报》:《成功实践 基本理论 宝贵经验》
(五)《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
(六)《人民日报》:《鲜红党旗上永远铭刻人民利益》
(七)叶小文:《共产党为什么能凝聚中华民族》
(八)罗志军:《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两个率先”》
(九)周强:《坚持科学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
欧阳淞:肩负着人民的希望
——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党成立90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不懈奋斗和艰辛探索。过去的90年,是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壮丽史诗的90年,是党领导和依靠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实现社会巨变并取得辉煌成就的90年。胸怀着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之中,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全部历史之中。
一、攻坚与克难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也是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特别是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开创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崭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的状况和特点,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目标。其间,党经历了三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
党成立初期,就注重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察和分析中国实际问题,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推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使党遭受到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严重挫折。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大屠杀,党领导人民奋起反抗,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风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特点,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深入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重大转变。在此期间,党内发生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造成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在绝境中奋起,经过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战胜千难万险胜利结束长征,推动了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的又一次重大转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空前民族危机。能否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关系,是对党的一个新的重大考验。我们党准确把握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转变。全国抗战爆发后,党积极推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夺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紧紧依靠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辟和坚持了陷敌于人民战争汪洋大海的广大敌后战场。党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高超智慧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党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经受住考验,锻炼成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当之无愧的坚强领导核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意愿和要求,提出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并为之作出了最大努力。在国民党政府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我们党制定和实行正确的政治、经济政策和军事战略,有力地推进了战争的进程。经过3年多的解放战争,党领导人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两次失败、两次转危为安,党领导人民在大革命失败、抗日战争兴起和面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选择三个重大历史关头,奋力打开新的局面。党在异常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逐渐走向成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历史表明,中国革命的进程是极为艰难曲折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的支持,才会有胸怀、有意志、有能力、有智慧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将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成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必然会遇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伟大征程的。其间,党经历了两次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
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复杂局面,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孤立、封锁、遏制中国的政策和军事威胁,党领导人民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开展社会民主改革、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同时,迅速恢复了在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在此基础上,党适时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党强调坚持在建国前夕提出的“两个务必”,继续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加强自身建,经受住了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的考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党的中心任务。面对全新的事业,能否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对党的一个新的重大考验。党提出以苏为鉴,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倦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在探索中,也发生了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党为纠正这些错误作出过积极努力,但这种努力没能阻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思想的积累和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的发生,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万事开头难。这个时期,党带领人民建立新国家、新社会、新制度,探索新道路,是非常不容易的。历史表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认识和运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来党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
(三)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这个转折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解决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现代化建设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课题,为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面拨乱反正基础上,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党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国际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人民,经受住了政治风波的重大考验。党领导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团结带领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光明美好的前景。
90年来,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任何政党所不能比拟的。在各种困难和挑战面前,党和人民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倍尝艰辛而愈加成熟。事非经过不知难。党领导人民在攻坚克难、顽强奋进中创造的辉煌业绩,是可歌可泣、彪炳史册的。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90年党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一个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是一个为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并作出最大牺牲的党。正是由于党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人民群众才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己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才会更加衷心地拥护和信赖党,自愿选择和接受党的领导,自觉跟着党去探索和奋斗。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同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斗争、风雨同舟的经历、生死与共的考验中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二、主流与本质
90年来,围绕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奋斗、艰辛的探索和成功的自身建设。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反映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呼唤和要求。
(一)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
90年来,党领导人民干了“三件大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由此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这“三件大事”和“三次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翻开中国近现代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以党的成立为界线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此之前,中国其他政治力量的努力都没有能够挽救中国社会的沉沦,国家情况一天一天坏下去;在此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民族复兴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形成新的高潮。90年前,中国人民面对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新中国;90年前,中国是一个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国家,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这90年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贡献,是任何政治力量所不能比拟的。这90年取得的发展进步,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就必须寻找正确的道路。近代以来,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人民苦难,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历史证明,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和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救亡图存方案都不能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俄国十月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是,如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不可回避的艰巨任务。
在党的探索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懈探索,在总结经验教训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成功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在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深入研究本国国情和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波澜壮阔创新实践的结果,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党的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指引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三)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历史
特殊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必须有“特殊的政党”来领导。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根本前提。近代中国历史证明,不仅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与之相应的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方式及活动规则在中国也行不通。随着中国共产党走上政治舞台,如何建设一个不同于以往所有政党的新型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旧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里,在长期被敌人分割的农村根据地的环境中,成功地把党建设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事实证明,中国的山沟沟里不仅能够创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锻造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这一伟大工程,成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
党的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的任务,历史地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立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坚强核心的目标,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继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从“伟大工程”到 “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性转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先后改旗易帜,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陆续丧失执政地位,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却不断巩固,执政基础更加坚实,根本原因是党始终按照时代要求和人民期盼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了自身的先进性。
90年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伟大实践中,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面体现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深刻揭示了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90年不懈奋斗史,就是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党的90年理论探索史,就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并创新理论的历史;党的90年自身建设史,就是在人民的支持下,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锻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力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追求,展现了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人民谋福祉的博大胸怀,高高竖起了把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鲜艳旗帜。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
三、启示与展望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向导。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休戚与共、共同走过的90年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也蕴含着十分丰富而又弥足珍贵的启示。
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是指引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和人民的开拓奋进才会始终有光辉旗帜的引领,真理的光芒才能转化成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领导人民不断开创通往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各国的国情不同,发展道路也必然不同,不可能有适用于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固定不变的道路和模式。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定不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汲取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就不可能实现。90年党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就能够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90年党和人民血脉相连、患难与共;90年历史铸就辉煌、开启未来。当历史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经过9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总的来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现在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解决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们满怀豪情地总结过去、审视现在,更有足够的自信和力量迎接未来。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展望未来,到2021年建党100年时,我国将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到那时,党和人民事业必将揭开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面对无限光明的未来,中国共产党人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必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肩负人民的重托和期望,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来源:《人民日报》)
任理轩: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具有理想高远、紧贴实际、科学理性、人文关怀等鲜明特点,从根本上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使党的伟大精神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党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无精神不强。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自5月13日至6月15日,本报在理论版推出“寻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系列专版,对具有代表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进行深入解读,追寻其历史轨迹,探究其深刻内涵,阐释其时代价值,受到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大家普遍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是我们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创美好新生活的不竭精神动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继续大力弘扬这些伟大精神。
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史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我们党的90年,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年,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日益坚强成熟的90年。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古老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民族从任人欺凌到振兴自强,人民从受苦受难到富裕安康,党也从成立时只有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我们党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也是不断培育形成伟大精神的历程。
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向前。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面对的首要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这极其艰难曲折的过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正是这些伟大精神,使我们党与以往的政党、使我们的军队与旧式的军队在精、气、神上有了根本区别,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为中国革命在困境中峰回路转、呈现蓬勃生机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推动中国革命在艰难中奋进、在曲折中前行,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是中国人民建设新世界的伟大起点。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主要历史任务转变为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面对这更伟大、更艰苦的工, 作,毛泽东同志豪迈地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继承革命年代精神培育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豪迈气概的生动体现。这些伟大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国防体系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党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开拓创新、走向富强。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带领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不仅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巨大进步,而且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要求解放思想、提倡敢闯敢试、鼓励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强调科学发展、彰显以人为本,与创造奇迹和辉煌的改革开放实践互为支撑、相得益彰。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当遇到各种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时,党沉着应对,培育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当面临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件时,党全力以赴,培育形成了载人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这些伟大精神继承和发扬了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征程中创造奇迹和辉煌的强大精神支撑。
党的伟大精神具有鲜明特点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培育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积极精神风貌的结晶。这些伟大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有各自的内涵与特征,但总体上看,具有一些共同的鲜明特点。
理想高远。党的伟大精神之所以对于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作用,是因为它们蕴含着高远的理想,是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等的集中体现。正是有了高远的理想,我们党才凝聚起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因为理想高远,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因为理想高远,“一张白纸”逐步被画上又新又美的图画;因为理想高远,千年飞天梦想终成现实。
紧贴实际。党的伟大精神并不因为理想高远而脱离现实,而是既仰望星空更关注脚下,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井冈山精神强调敢闯新路,指引党和工农红军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路;西柏坡精神强调坚持“两个务必”,提醒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不被胜利冲昏头脑;“两弹一星”精神强调大力协同、勇于登攀,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密切合作、集体攻关;改革开放精神强调开拓创新,推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科学理性。党的伟大精神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客观规律为依托,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彰显了科学理性。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强调“实事求是”,大庆精神突出“讲求科学、‘三老四严’”,抗震救灾精神要求“尊重科学”。这些都表明,党的伟大精神始终坚持科学理性,体现的是我们党对自身活动合规律性的不懈探索。
人文关怀。党的伟大精神在注重科学理性的同时,也关注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从延安精神强调“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到改革开放精神强调“以人为本”,人民利益始终在我们党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始终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最终也是最高的价值尺度。党的伟大精神教育人更激励人、依靠人更发展人,始终不离开对人的关怀,体现的是我们党对自身活动合目的性的积极追求。
党的伟大精神,从根本上说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一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奋斗目标。无论革命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贯穿其中的都是党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这是每种精神都固有的“内核”和不变的“基因”,一脉相承地体现着党的伟大精神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这些伟大精神在坚守“内核”和“基因”的基础上,又是与时俱进的。纵观90年来党所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其内容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这种与时俱进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增添新元素。从革命时期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时期,随着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变化和党领导的事业不断推进,尊重科学、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等新的元素被不断充实到党的伟大精神之中。二是不断赋予新内涵。艰苦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等是党的许多伟大精神共有的内容,但由于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不同,它们的具体内涵又有所区别。长征精神强调的独立自主,是要回答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大庆精神强调独立自主,是要回答在艰苦条件下如何自主创业;而改革开放精神强调独立自主,则是要回答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90年来,正是在坚守与变革、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党的伟大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不断发展着的党的事业提供着不竭的精神动力。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根源。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培育形成一系列伟大精神,根本条件是党所具有的先进性,深厚源泉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坚实基础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基本保障是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优良传统。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培育形成如此伟大的精神。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表现在指导思想、性质宗旨等诸多方面,它们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根本条件。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得以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伟大精神中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党的伟大精神得以形成的价值观基础。中国共产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伟大精神中关于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勇于牺牲、无私奉献等内容,都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取向的具体展现。正是自身的先进性,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培育形成伟大精神。
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儿女中的优秀分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自觉继承者、最好践行者和大力弘扬者。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来进行,体现的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党的伟大精神中的“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等,表明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一以贯之地被各个时期党的伟大精神所继承、所强调、所彰显;“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等,正是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团结统一”的生动演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也都在党的伟大精神中有着生动展现。90年来,党不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培育形成伟大精神;党所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
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基础。党的伟大精神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实践的一种反映,是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带领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丰富多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长征精神形成于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坚实脚印中,延安精神蕴藏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的实际行动里,雷锋精神体现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改革开放精神植根于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区先行先试的创新实践中,抗震救灾精神发轫于抗震救灾“第一位是救人”的响亮口号中……每一种伟大精神都孕育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都是对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和精心凝练。
党重视自身建设的传统是党的伟大精神形成的保障。高度重视自身建设,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条重要经验。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些建设与党的伟大精神的形成是互促共进的。比如,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广大党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等等。这些要求与培育形成党的伟大精神是高度一致的。90年来,我们党始终将自身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为培育形成党的伟大精神提供了重要保障。
让党的伟大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
90年前,中国处于被压迫、被欺凌之中,处于分裂和动荡之中。“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着。90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神州大地沧桑巨变,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天,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各项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与此同时,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全球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尤其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总体而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要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党的伟大精神,让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闪耀璀璨光芒。着眼于新的形势、新的实践、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我们尤其需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改革创新精神、以人为本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实事求是精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是正确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是90年来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基本原因,也是党的伟大精神的基本要素。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今天,抓住历史机遇、应对风险挑战,也要靠实事求是。我们应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从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开展工作,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创造性实践中解决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功、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审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着眼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将出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尤其要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以人为本精神。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要求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强调人文关怀,满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权益,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最集中最生动的表达,也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中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我们应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尤其是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来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不仅是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物质条件困难时期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而且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条件下实现更大发展、永葆先进本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们既要充分看到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认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需求,主张吃糠咽菜、节衣缩食,而是要求我们在看到成就的时候决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而是始终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90年来,我们党创造的辉煌业绩举世瞩目,形成的伟大精神影响深远。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党的伟大精神的科学内涵,结合新的实践、新的发展进行丰富升华,把弘扬这些伟大精神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求是网)
陈奎元:信仰马克思主义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立党立国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和人民。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不搞教条主义,但是不能丢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在学习借鉴的名义下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多元化并不是我们的发明,一向标榜信仰自由的美国,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反对多元化的,他们的主流文化、他们崇尚的美国精神是不容置疑的。美国国会曾多次讨论双语教学的问题,但时至今日始终没有通过把西班牙语作为第二种全国通用语言的议案。
最近,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等国的领导人宣布,在他们的国家“多元化已经结束”,甚至说“多元化已经死亡”。德国政府要求加入本国的移民要讲德语,融入德国的主流文化,接受他们的价值观。英国、法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差不多同样的要求。这个现象反映出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多元化的立场及其政策。
我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同时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这种尊重和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没有边际?哪些是必须坚持的,哪些是可以包容的,哪些是必须反对的,应当有明确的界限,有所界定。包容多样是为了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包容”的含义一个是“包涵”,一个是“容纳”。包容的精义是发扬民主,博采众长,但不能允许挑战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和根本制度。“包容”不能变成被“掉包”,如果马克思主义被掉了包,偷换成“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就会改变。
因此,“包容”无论如何不能变成掉包,不能在不知不觉中丢掉自己的灵魂。我们常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这个语言,这主要是指国际政治和社会制度而言。其实美国与西方的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法、德等欧洲大陆国家并非是浑然一体的,美国文化也并不等同于西方文化。我们提防西化的侵蚀,着眼点并不是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文化传承,而是图谋重建世界秩序的当代美国的政治文化。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是抵御西化图谋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所在。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思想理论战线的首要问题。
信仰马克思主义
从发表《共产党宣言》到现在,马克思主义光照人间一百六十多年。当今世界与马克思在世时已有很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过时了还是没有过时?我们党是否依然信仰、坚持和奉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及其理论体系?
我认为这是毫无疑义的!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是探索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灭亡基本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进而解放全人类规律的科学。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只要还存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内在矛盾的思想武器和工具,也是认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矛盾的理论指南和方法。剩余价值理论、唯物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其他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先进分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又叫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要社会主义还没有完成历史使命,还没有实现真正公平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没有完结。目前,在世界上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俱在,马克思主义是认识这两种社会制度本质的理论指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矛盾,如何解决基本矛盾中的对立方面既互相适应又互相矛盾的问题,如何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果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就不能清楚地认识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也解决不好反映基本矛盾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基本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应当注意矛盾的运动和变化,防止认识的停顿和偏于一隅。
例如:关于发展生产力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这个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贡献极大,但不能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唯一需要关心和致力的事业。发展生产力与建立、完善生产关系是不能分割的。发展生产力与关怀生产者、劳动者的利益都是须臾不可松懈、不可脱节的要务。
又如:关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只要管好上层建筑,只要保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方面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出现什么偏差,只要下个决心就可以纠正。实践证明这是办不到的。靠行政命令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不可能改变市场经济某些固有的规则、关系及其后果,经济基础归根结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的经济基础三十多年来发生了巨变,从所有制、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到分配关系,都发生了甚大的变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界限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看不清这种变化,就难以了解和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种说法:上层建筑要顺其自然、被动地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适应又有不适应。一般地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同时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的反作用,它不但在与经济基础相一致的时候具有巩固和保护经济基础的属性,还有对经济基础中不相适应的部分、不相适应的状况进行修正和改善的功能。这就是国家政权、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适当的经济制度和政策,保护和扩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的职能。在发生社会革命的时期,上层建筑还有扫除旧的经济基础、确立新经济基础主导地位的使命和作用。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待中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经济基础发生的变化,上层建筑应当如何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如何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如果只讲随着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漠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甚至于转弯抹角地削弱它,社会主义的事业只能落败而不可能成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站在忧党忧国的立场上,认真研究上述问题。
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及其社会制度压不倒马克思主义,也压不倒社会主义。为什么有人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发生了动摇?
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是,冷战结束后,一些人觉得世界趋同的时代已经到来,资本主义特别是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已经成了“历史的终点”,即人类最后一个社会形态,这种思想回到了黑格尔、杜林、欧洲启蒙思想家曾经宣扬的“历史终点”、“终极社会”、“理性王国”的窠臼,说来说去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物。历史车轮没有在20世纪停止转动,美苏冷战结束不过10年的时间,美国便从单边霸权的高峰跌落。曾经发表“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幡然省悟,声明历史并没有走到终点,美国制度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前不久,福山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没有什么可以教中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社会主义是前程无量的事业,没有哪一种资产阶级理论和资产阶级学派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历经一百五六十年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和历史理论等各个领域都站在时代的高峰,就在于它的科学性。当初,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没有任何权力强制别人信仰自己的思想,就是靠真理的力量,他们的声音才传播到全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世界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站在了社会科学的制高点上,虽然这个制高点并非不可逾越,但是迄今为止它依然是社会科学的高峰。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资产阶级的学者在科学上扳不倒马克思主义,就在道义上做文章,诋毁马克思主义只讲斗争不讲人道主义,而他们自诩是不加区别地爱天下所有的人。马克思主义是为劳动人民谋解放的道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光明正大的理论,是启迪工人阶级认识自己历史地位,寻求社会公平的思想武器,它反对用空洞的“博爱”、“人道”掩饰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追求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这种理论与那些粉饰剥削制度、麻痹劳动人民自觉意识的理论究竟孰善孰恶是一目了然的。
马克思主义不讲抽象的人权,主张建立实现人人权利平等的现实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谓“人权”就不可能是公正、平等的权利。我们党进行革命斗争就是为在三座大山压迫之下的中国劳动人民争人权,在全世界为中国人民争人权。正因为我们党的理想和信仰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才能心甘情愿地为革命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和家庭。许多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他们相信人类最终会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之奋斗。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今天的共产党员要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系统的科学理论,是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下功夫学习才能理解它的真谛,才能应用它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19世纪欧洲工人阶级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实践基础。但是,工人阶级不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也不能自发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克敌制胜,只有在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实践。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广大党员、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不用学习就能够自发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只有真正学好马克思主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全党开展学习运动,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
现在我们党执政了几十年,光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业人员就有成千上万人。按常理来说,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理论领域应当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强大的影响力,但在事实上,并不能这样乐观,在世纪之交,当社会主义在全世界陷入低潮之时,马克思主义在我国被淡化、边缘化的情景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不下功夫读马克思主义的书。
我们的党是执政六十多年的党,大量的党员既没有经过革命斗争的考验,又不读马列著作,说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就没有根据。自己不知道马克思主义讲些什么道理,听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心里没有底,就可能随声附和;当别人说马克思主义过时的时候,你不知道它有没有过时;当有人搬用西方当代的某些理论观点,说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你也分不清楚它是篡改马克思主义,还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我们有时听到一些干部、学者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发言或报告,感觉似是而非,追根溯源就在于讲话者自身底气不足。要做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打下扎实的理论根基。只有这样,才能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划清界限,才能打退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进攻,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魅力,让真理的力量战胜谬误。
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比欧洲晚了半个多世纪,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间隔73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时候,全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并立志为之奋斗的人,不过几十人,正是在那几十个先知先觉的革命家带领下,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先进的思想武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革命队伍,在短短几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立即转入社会主义革命,接着又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说明:不学习、不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吴邦国同志前不久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动摇了,不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从谈起,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失去,甚至国家可能陷入内乱的深渊。”他还郑重表明,“中国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他还讲了“六个确保”。吴邦国同志的讲话,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鲜明立场,大家应当认真学习研究。
社会主义中国经常面临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威胁,必须常怀忧患意识。2008年7月31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战略》中讲到,“美国将继续对中国施压”,“制定一项全面的战略来影响中国的选择”。美国针对中国的全面战略从来没有间断。我国改革、发展、安全各个领域遇到的坎坷和麻烦,背后常常都有美国的影子。中国要走几代人选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国家的根本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维护自身权利的思想武器,同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护自己、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理论武器。在冷战后期和冷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差一点被挤出了世界舞台。在我国的思想理论界,马克思主义也受到前所未有的贬低与排斥。在各种讲坛、媒介和出版、刊物中,颂扬西方理论体系、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暗流非常强劲。中央适时地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对于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一项英明的决策,扭转了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的趋势。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遭受严重的挫折与厄运,关键在于原来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队伍发生了极大的分化。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苏共中央总书记带头宣扬非马克思主义的“新思维”,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导致苏共在组织上瓦解,在思想上放下武器,丧失了凝聚党心、人心的精神力量,最终失去执政的基础和能力,走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我们党的队伍已经不是经过革命战争洗礼的原班人马。我们党有近8000万党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优秀分子,但是真正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的党员,并不占很大的比例。很长时期内,各级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或者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没有下功夫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许多共产党员,包括思想理论战线的工作者,没有认真研究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什么地方不好?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是什么?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有些同志将着眼点放在与业务相关的知识上。我认为,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着重点应当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在宣传、普及、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上下功夫。在新的历史环境中,我们这样庞大的执政党,如果不用先进的理论统一思想,确立共同的信仰,很难经得起西方文化、宗教和价值观的冲击。
现在西方文化、宗教在我国城乡广泛地传播,对我们的冲击极大。前不久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一些文艺界委员的发言观点鲜明,体现出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对中国文化被西方庸俗文化冲击,传统文化遭到败坏,非常担忧。利用西方主流文化冲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威胁,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抵制它、批判它。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全党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认为,这抓住了党自身建设的关键。
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局新近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两套文集是精心选编、精心翻译的最优版本,翻译的水平很高,书也很好看,希望大家认真地读。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党章和宪法都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我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之上的,而不是改弦更张,另起炉灶,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新中国建立以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成就,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我们的不足或者失误,都是因为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所造成的。
我国在发展中出现了较多的社会矛盾,这并不奇怪,也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思路和有力的措施去及时解决。当前一个涉及全局的矛盾是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收入在各种要素中的回报率过低,穷人和富人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个问题归根到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社会公平的理论,对在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制度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较长时期强调效率优先,将公平放在次要的位置上,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没有同步,贫富差距不断拉大,这是当前产生诸多矛盾的主要根源。有一部分劳动人民在改革发展中获益较少,被称之为弱势群体,在思想上有失落感,再加上时而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人民群众中易于滋生不满情绪。在国内外有人质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国家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决不能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无须关注的议论。
我们常说要有忧患意识,忧患在哪里?除了来自外国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上的威胁,社会主义中国自身的危险在哪里?用什么思想、理论、政策去应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适时地强调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保障水平,把努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个着重点至关重要,如果忽视这个问题,就会发生吴邦国同志报告中指出的情况:已有的成果会丧失,而且国家也可能陷入混乱的泥潭。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想领域,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的理论工作者没有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听到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些非议,想用一点附加的东西、时髦的语言给马克思主义挣面子,这是不可取的。应该首先还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这才是真正捍卫马克思主义。只有学好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主义最有力的坚持。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深陷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的帝国霸权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去年12月18日,亨利·基辛格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的衰落》,他在文中写到,“最后一个剩余的超级大国——不久前欧洲政治家还这样形容美国,今天已经不能这样说了。美国已经不再占据统治地位,它不能再单独进行政治领导,它只是一个复杂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引力的中心已经转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美国现在还是世界第一强国,并且会继续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是它已经从冷战时期的高峰跌落,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独领世界潮流的能力。世界多极化不会一帆风顺,但是由多极化取代单极世界的潮流不可阻挡。
当前的经济危机和美国霸权的衰落,世界格局的变动和调整非常明显、非常深刻。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要抓住机会,展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现在是对马克思主义加深认识、加强传播的一个非常有利的时机,也是被世界人民瞩目的时期。希望中国的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新华网)
成功实践 基本理论 宝贵经验
——全国党史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
近日,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在京联合举行全国党史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党史系统、党校系统、军队系统、社科院系统、高校系统的1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基本理论和宝贵经验”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的认识与研究,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本报今天刊发部分与会专家发言摘要,相信会对读者有所启示。
肩负着人民的希望
——关于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的回顾和思考
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欧阳淞
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面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之中,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全部历史之中。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特别是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备尝艰辛而愈加成熟,不断开创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根本原因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90年来,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党同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死与共的考验、风雨同舟的经历中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的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90年来,围绕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奋斗、艰辛的探索和成功的自身建设。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构成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深刻揭示了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反映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的呼唤和要求。中国共产党以自己90年的全部历史,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追求,展现了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为人民谋利益的博大胸怀,高高竖起了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鲜艳旗帜。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在未来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必将肩负人民的信任、重托和期望,永远同人民在一起,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旗帜 道路 精神家园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 谷安林
90年来,一部中共党史,以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实践昭示人们:胜利旗帜必须高举,光辉道路必须遵循,精神家园必须坚守。
90年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指引我们几代共产党人胜利前进的灯塔。在90年的伟大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极其丰富,经验非常珍贵。学习党的历史,就要在这方面坚定信念、增长智慧。同时,坚持和发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争做表率,学得更好一些,更有成效一些。
在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是革命的向导。在和平建设时期,作为执政党,仍然是领路人。要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必须开辟和遵循正确的道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国情不同于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不能照搬。而遵循毛泽东开创的正确革命道路,我们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党同样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历史的奇迹。我们党通过坚韧不拔的创新实践,使这条道路越来越宽广。
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内涵十分丰富。有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情怀;有激励我们前进的薪火相传的革命传统,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等。这些丰厚的思想文化沃土和浇灌美丽心灵的不竭源泉,是党的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央党公司党史教研部副主任 谢春涛
第一,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理论问题。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研究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和实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正确地捕捉、及时地回答现实提出的理论问题,在人民群众中找到理论的生长点,以大众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为中心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第二,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这方面,毛泽东和邓小平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毛泽东的着作,包括哲学着作,仅有中小学的文化程度就可以轻松读懂,所以他的重要思想、观点、方法能够被人民大众所掌握。邓小平很少有长篇大论,他的许多重要论断非常质朴,甚至就是老百姓的语言,所以能够为干部群众耳熟能详。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真问题,创新真理论,还必须努力用普通人读得懂、听得进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三,理论教育和宣传要有针对性。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需要进行系统的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能够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对于普通群众,包括普通党员,主要应是让他们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内容。
第四,要创新教育和宣传的方法。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受众、新的传媒,教育和宣传方法需要创新。要平等对待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要针对人们思想上的“扣子”,讲出理论的科学性,真正为他们解疑释惑;要善用互联网、短信等新的传媒解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作者为国防大学副教授范晓春)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及其时代意义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孙 英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任务而不懈奋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这些成就和贡献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倡导构建和谐世界,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近三十多年来,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过时,赋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以丰富的新内涵,推动这一事业的振兴并不断开创发展新境界。
90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和社会进步,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完全彻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党,是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党,是坚持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的党,是坚持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中自觉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党。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历史贡献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 唐双宁
“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单纯是一个组织概念,更是一个“成熟度”的概念。中共的成熟是一个渐进过程,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后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发展大体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初步形成阶段”,其标志是遵义会议以后中国革命开始走上正确轨道;党的领袖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开始集体出现,特别是毛泽东处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
第二阶段从延安整风到新中国成立,以“七大”为标志,这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形成阶段”。1943年,毛泽东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延安整风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正式确立和稳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七大选出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组成的新的书记处,中央领导集体的地位得到全党的认可。
第三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以“八大”为标志,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巩固阶段”。这一时期,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考验,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成熟,地位更加巩固,同时经过补充完善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
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刘国新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中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实现这个目标要多长时间呢?毛泽东说,要经过50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其中,前15年打基础,后35年大发展。周恩来同志将其概括为两步走设想:第一步,即1980年以前,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到那时中国将“追上或赶过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十年,而原先所设想的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目标也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因此他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即“小康社会”概念。具体说就是到20世纪末,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到21世纪中叶,翻两番,人均40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按15亿人口计算,达到6万亿美元。邓小平说:“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都完成翻两番的任务。形势的发展要求对既定目标再次调整,不过这次是适当调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布局的新目标、新要求。
切实把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抓好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李忠杰
自党中央召开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提高,对党史工作领导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强,党史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近一年来的实践,启示我们:
第一,必须把党史工作“三支队伍”组织起来,形成“大党史”的格局。党史工作队伍包括党史部门工作人员、党史教学科研人员、关心和参与党史工作的老同志等“三支队伍”。全国党史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要把这几支队伍都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党史工作”的指示精神,加强联络,优势互补,初步呈现出党史工作各支队伍密切合作的局面。这说明,党史工作队伍具有巨大潜力。作为职能部门,各级党史机构应进一步整合党史研究力量,加强与其他各支队伍的联系协作,为党史工作各支队伍更好地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第二,必须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切实抓好。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以史鉴今、资政育人是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无论“资政”还是“育人”,都要以深入的研究成果作基础。党史界在贯彻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建党90周年为重点的各项工作中,之所以较好地发挥了作用,最根本的是始终注重突出这个重点。今后必须一如既往地把深化党史研究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继续深入研究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活动,特别是开展对党和政府工作需要、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党史问题的研究,深入研究党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创新,揭示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以及党自身建设的规律。
第三,必须更加重视运用党史研究成果为大局服务。实践证明,党史工作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此,要不断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抓住当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等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推介和运用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正确的历史抉择
国防大学军队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秦 利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经过长期艰辛探索得出的真理性认识,是在与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中作出的正确抉择。三湾改编时,毛泽东针对“废除党代表制”等错误认识,强调“支部建在连上”,从组织上实现了党对部队的直接掌握。古田会议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强调在红军中建立党的领导中枢“是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国民党多次逼迫我党交出军队、放弃军权的阴谋和党内的错误政治主张,党中央、毛泽东指出,共产党是不许可在绝对独立领导军队这个问题上发生任何原则上的动摇的。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重申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奠定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军队要听党的话,不能打自己的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深刻理解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强化军魂意识,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到军队建设发展各领域,有效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刘宋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开展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取得和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局部执政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加强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善于根据不同形势、不同任务和不同条件,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二是实行精兵简政,注意节省民力,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处理好财政负担和人民群众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是党和政府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困难。
四是注意照顾、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关系,满足大多数群众的愿望和需求。由于党的政策尽量满足各方面的利益,因而得到了根据地各阶层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五是克服自身的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作风,保持干部队伍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作风,党也因此而赢得人民的信任。
(来源:《光明日报》)
《人民日报》:伟大征程中不断书写“中国传奇”
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为深刻地显现。
9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的时候,党员只有50多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四分五裂,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旧中国。今天,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引领一个日益繁荣昌盛、民主文明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奋发前行。
抚今追昔,当国际观察家们将中国共产党视为解读“中国奇迹”的“金钥匙”,当13亿国人以各种方式纪念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90年辉煌岁月,人们发现,一个政党的奋斗历程,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如此深切地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命脉。
1921—1949—1956—1978—2011。经由这些历史节点的标示,90年波澜壮阔的岁月,呈现出清晰的脉络。9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地上,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面貌。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最悲惨的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独立和国家现代化的漫漫征途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不论是以“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800万军队取得全国政权,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不论是仅用七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还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经济腾飞;不论是战胜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办好令世界惊叹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90年的每一个经典片段,无不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政治能力,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国家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蓬勃的生命力。
“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已经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告别屈辱落后的历史、迎着民族复兴的曙光顽强奋进的90年;是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走向现代化梦想的90年,是我们党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探索与成就,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书写了影响深远的“中国传奇”。
90年的历史演进,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历史没有停步,征程仍在继续。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鲜红党旗上永远铭刻人民利益
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一个把人民利益书写于党章、宣示于誓词、贯穿于行动的政党,必然能赢得人民支持,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是最忠诚的记录者。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无数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仅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万。30年跌宕起伏的建设岁月,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大庆油田的泥浆池、黄河故道的盐碱地,共产党人燃烧激情、无私奉献,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谱写为人民服务的篇章。32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条战线党徽闪耀、党旗飘扬,奏响为人民谋利益的凯歌。90年始终如一,中国共产党这90年,是一个政党为了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90年。
人民是最质朴的见证者。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迈话语,宣告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当“三步走”的路线图,让世界1/5的人口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当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将经济凋敝的中国带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坐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追求,每一个关键时刻的选择,都充分体现着人民的意志,极大增进了民生的福祉。90年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这90年,是一个政党为人民利益不断开拓进取的90年。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顾90年奋进历程,一个结论深刻而清晰:始终铭刻于鲜红党旗的“人民利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根本的政治优势所在。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中国共产党90年始终不渝的宗旨和实践,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支持。正因此,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距离不过数十里地,也难获知中共最高指挥部的具体位置;正因此,500多万民工用80多万辆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也正因此,从腰悬吊索凿出红旗渠到“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红手印,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到“汶川一代”、“鸟巢一代”展现的公民意识,人民成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动力之本和智慧之源。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使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在人民群众中生长、成熟、壮大;使我们党历经90年峥嵘岁月,依然充满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我们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无论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为什么人”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根本问题。只有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把握发展的航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90年历史揭示了一个根本的道理:“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我们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交出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答卷。
(来源:《人民日报》)
叶小文:共产党为什么能凝聚中华民族
近访澳大利亚、新加坡,遇著名侨领、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邱维廉。老人深情地说,共产党为什么能凝聚中华民族?我们远在海外的华人体会深切。近代中华民族有三个时期凝聚力特强。一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一是抗日战争救亡图存,再就是现在的祖国统一民族复兴了。共产党是应势而生,顺势而上。天时地利,必有人和。
海外有知己。共产党凝聚中华民族的真谛何在?我带着这个问题,一路向海外华人请教。请听新加坡国立大学
郑永年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摆脱不了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为什么孙中山之后,国、共两党都要建国治国,国民党却最终败于共产党?因为国民党的主义和组织都不被中华民族所接受。郑永年认为,“简单地说,在社会基层,国民党所依靠的是地方精英,即地方绅士,而共产党则直接依靠农民,直接把中共的治国理念传达给了人民”,“走上了一条自下而上的民族主义建国道路。”他还引用美国学者弗兰兹·舒曼的话说,共产党“在重建一个伟大的国家,约束着她的人民,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打下了增长的基础。共产党中国犹如一栋由不同的砖石砌成的大楼,她被糅合在一起,站立着,而把她糅合在一起的就是意识形态和组织。”
当然,共产党也并非先知先明、不犯错误的神仙圣人。从清末改革运动到孙中山再到毛泽东,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一直处于持续的革命之中,探索的重点在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尽管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最终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但对共和国应当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一直处于艰难的探索之中,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只能在实践中进行。如果不理解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历史,也很难甚至不能理解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
经过建党9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建国60年艰辛曲折的探索,中华民族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苦难走向辉煌。沿着这条路,建设一个日益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我们在这里凝聚,从这里复兴!
天时,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利,地势坤厚德载物;人和,睡狮一旦醒来力量就要爆发,民族走向复兴力量就要凝聚。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正当此天时地利人和。应势而生,顺势而上,共产党必能凝聚中华民族。
(来源:《人民日报》)
罗志军: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奋力推进“两个率先”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支撑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坚持以改革创新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这一伟大精神在江苏大地深深扎根,有力推动着“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事业发展。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最新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综合体现,反映着社会发展方向,引领着时代进步潮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精神气质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植根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序幕。进入新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高度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东部率先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从沿海开放开发试点到沿江沿边逐步推广,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既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发展活力的物质文明建设过程,也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和社会基础上孕育形成的。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奏响了新时代的最强音。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勇于探索、敢闯敢干,锐意改革、务求实效等一系列体现时代特征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尚。在这一系列思想观念和精神风尚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贯通于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改革创新突出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既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概括提升,又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坚持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富于进取优良传统的传承延续。它顺应当今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并深深融入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心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江苏的生动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民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不断冲破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束缚发展的陈规旧习,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按照中央确定的现代化建设总战略,上世纪80年代脱贫致富,90年代翻两番奔小康。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树立更高的追求,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立为发展的总定位、总目标。经过努力,全省现已总体上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苏南等地开始向“第二个率先”进军。江苏人民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拓现代化事业和“两个率先”之路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解放思想,创新理念,铸就新时期江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民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先后冲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打破姓“社”姓“资”等思想束缚、突破传统发展观念的困扰,相继催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众多符合时代潮流、体现地域特色的先进典型,并凝炼升华为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核心的“三创”精神,成为新时期江苏思想文化的主流,成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江苏最具体、最鲜明的象征。
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勇担“两个率先”时代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人民自觉担当起率先探索、率先发展的时代重任。80年代,苏州六个方面的探索和成就得到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并由此坚信“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新世纪以来,江苏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牢记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要求实现“两个率先”的殷切期望,先后提出“三发展”、“四优先”方针,在全国率先制定省一级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为推动东部率先发展、中西部跨越发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新路。张家港人率先喊出“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口号,昔日的贫县弱县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强县,张家港精神和经验一时广为传扬。昆山人勇做全面小康之路的探索者,成为全国小康第一县,率先展示出全面小康的现实模样。
敢闯敢试,破除陈规,勇于创新体制机制。江苏的发展始终贯穿着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80年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加快推进工业化。90年代以来,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不断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行政体制改革日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亮点纷呈,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步伐加快,服务型政府和行政效能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商务政务体制环境优势赢得广泛赞誉。
开放借鉴,兼容并蓄,展示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开放也是改革”。开放是江苏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开放促进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开放的理念和心态,促进江苏人民勇于从多样文明中汲取营养,善于从发达国家、兄弟省市取长补短,在开放包容中赢得优势,在学习借鉴中求得进步,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在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成为中外合作和园区建设的典范。改革创新赋予江苏人民开放借鉴、兼容并蓄的精神气质;开放包容又进一步营造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推动着更深更广的改革创新。
在进一步改革创新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当前,江苏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继往开来,坚持“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并对我们提出了“六个注重”的新要求。不久前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的主题主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推动发展更科学。科学发展是“两个率先”的根本保证。只有发展更科学,才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推动发展更科学,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应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率先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突出发展创新型经济,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努力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推动社会更和谐。社会更和谐是社会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改革创新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社会更和谐主要体现在社会更稳定、矛盾更缓和、基层基础更扎实等方面。推动社会更和谐,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完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应深刻把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系,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上增进社会和谐;深刻把握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系,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增进社会和谐;深刻把握基层基础与社会和谐的内在关系,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增进社会和谐。
推动文化更繁荣。文化更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文化是最需要改革创新的领域之一。实现文化更繁荣,就是进一步增强思想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增强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活力、增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进一步打造新时期江苏精神,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着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完善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措施,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企业,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推动生态更美好。生态文明是“两个率先”的重要内涵,正在成为江苏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推动生态更美好,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新理念认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以新思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以新要求评判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应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更大力度落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更大规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到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持续改善环境,强化环境管理制度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城乡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满意度。
推动人民更幸福。人民更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的集中体现,必须贯穿于“两个率先”的全过程。人民更幸福,主要体现为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更充分的尊重和保障、期盼与愿望得到更有效的实现和满足、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普遍提高。推动人民更幸福,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全面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人民更幸福,增加收入是基础。应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把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人民更幸福,健全完善的公共服务是保障。应大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让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
(来源:求是网)
周强:坚持科学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
新时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其中,科学发展是一条红线。我们党在实践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分反映了我们党探索发展规律的科学精神。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完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必须发挥改革开放精神的力量,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公认,但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在探索中深化认识,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
在坚持科学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从根本上说源于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不够科学。因此,坚持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新时期以来,我们党不断推进各方面的体制改革,从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兴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经济开发区到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从改革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体制到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从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到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切表明,坚持和深化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探索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正是由于坚持了科学发展,我们才有了今天改革发展的崭新局面。
在坚持科学发展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995年,我们党提出经济增长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005年,我们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正是由于坚持了科学发展,我们党深化了对现实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坚持科学发展中破解发展难题。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需要突破三个陷阱,即“中等收入陷阱”、“贫困陷阱”和“人口陷阱”。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为统领,领导人民群众积极探索,注重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实现公平正义,注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破解这些难题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功经验,有效地避免了发展中的“陷阱”。正是由于坚持了科学发展,我们党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经受住了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与风险的考验,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在坚持科学发展中推动全面开放。推动全面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必然要求。新世纪以来,我们党着眼科学发展、顺应世界潮流,认真汲取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近代许多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参与引导能力;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正是由于坚持了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增强。
大力弘扬科学发展蕴含的
人文精神、和谐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
科学发展是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在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弘扬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谐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贯彻落实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注重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和谐精神。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坚持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坚持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始终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善于从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树立世界眼光,增强驾驭全局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战略思维能力;善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善于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形成广泛共识、凝聚强大力量。
坚持尊重规律,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理性精神。尊重规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了我们党解决一切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理性精神。坚持尊重规律,要求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出发,探索、把握和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真理,破除迷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刻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联系实际,深入实践,注重实效,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改革创新,弘扬科学发展中所体现的创新精神。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力量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发展之路就是改革创新之路。坚持改革创新,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要求我们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路,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新路,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展新路,不断开辟科学发展的新境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形势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发挥精神的力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富民发展之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能获得持久动力,社会进步才能获得牢固基础。从湖南的实践来看,我们要努力适应民生需求整体上从生存型、温饱型迈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新变化,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要求,进一步“做大蛋糕”、“做好蛋糕”、“分好蛋糕”,积极实施改善民生建设纲要,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总之,就是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穿富民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社会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优化发展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发展方式转变史,也是一部经济结构优化史。坚持优化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其核心是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是调整需求结构,关键是调整城乡区域结构。从湖南的实践来看,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即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发挥和利用优势资源,加大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努力使之成为极具生命力的“两型”产业;改变过多依赖投资拉动的状况,把扩内需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总之,就是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穿优化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在加快发展中促进转型,在促进转型中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创新发展之路。科学发展内在地要求和包含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形成新的优势和增长点。坚持创新发展,需要加大制度创新、自主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力度。从湖南的实践来看,我们要抓住“两型社会”建设的契机,积极创新行政管理、经济调控、社会管理、政绩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变科技创新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变“湖南制造”为“湖南创造”,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快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文化。总之,就是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穿到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坚持绿色发展,需要建立低碳技术模式,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实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从湖南实践来看,我们要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市,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进“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把长株潭城市群中间地带建成中部地区的“绿心”,让贯穿三湘南北的湘江成为美丽富饶之河,让绿色的梦想逐渐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总之,就是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贯穿绿色发展的全过程,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来源:新华网)